图书介绍
语言学理论·语言教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戴卫平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 ISBN:978751008259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63页
- 文件大小:111MB
- 文件页数:282页
- 主题词:语言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语言学理论·语言教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构式语法与语言教学1
第一篇 “构式”多维诠释1
一、构式(construction)1
二、构式(construction)与语式(construct)2
三、“构”与“式”3
四、“构式”语法4
五、“构式”的意义4
第二篇 构式语法7
一、构式语法创立的历史背景7
二、构式语法与生成语法8
三、构式语法的基本假设10
四、构式类型10
五、构式的解释力11
六、构式的特点12
七、构式语法的最新发展14
八、余论15
第三篇 “构式中心论”之优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16
一、构式中心论16
二、“构式中心论”之优18
三、构式中心论与语言教学19
第四篇 Way构式研究——意义与启示24
一、论元结构24
二、简单句构式26
三、简单句构式与论元结构构式26
四、句式义与词汇义27
五、Way构式研究28
六、Way构式研究的意义32
七、Way构式研究对语言习得的启示32
第五篇 构式语法·动词与构式36
一、简单句构式36
二、题元与论元37
三、动词中心论与构式中心论38
四、构式意义和动词意义互动39
第六篇 构式观与构式习得42
一、构式语法的核心观42
二、构式观——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43
三、构式观与构式习得44
四、构式——语言基本单位和习得语言基本单位45
五、构式观与构式教学46
第七篇 构式习得与语言习得50
一、构式——基本单位50
二、构式——语块化52
三、构式习得——语言输入53
四、构式研究成果对语言习得的启示55
第八篇 构式语法理论与二语构式习得59
一、构式语法与构式59
二、构式与语言的基本单位60
三、构式/语块与二语习得61
四、母语构式与二语构式63
五、二语构式的教与学65
六、构式语法的构式观对二语习得的启示67
第二部分:语块理论与语言教学71
第九篇 语言观·语法观·语义观71
一、语言学研究71
二、生成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言观72
三、生成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法观74
四、生成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义观77
第十篇 普通语法·形式语法80
一、普通语法80
二、传统语法(普通语法)与生成语法(形式语法)81
三、普通语法与形式语法84
第十一篇 二语习得的语块观87
一、语块的研究87
二、对语块的认识88
三、母语式语块成因89
四、语块的特点与优势91
五、语块是语法、语义和语境的结合体92
第十二篇 语块理论与语块教学95
一、语块的术语与定义95
二、语块记忆、提取、语用、交际特点96
三、语块教学法97
四、语块的教学98
五、语块能力99
第十三篇 语块与二语教学101
一、语块是语言结构的核心101
二、语块是整体预制块102
三、语块是语法、语义和语境的结合体102
四、语块对二语教学的启示103
五、语块的输入与输出教学104
六、语块是理想的词汇教学单位107
第十四篇 功能语法理论与功能语法教学110
一、功能语法与语法功能110
二、功能语法与语法知识运用112
三、功能语法理论与功能语法教学113
四、结语114
第三部分:生成语法与语言教学116
第十五篇 生成语法“生成”研究116
一、“生成”的含义116
二、“生成”语法说117
三、语法“生成”说117
四、生成语法数理语言学基础118
五、“生成”与数学119
六、“生成”与经济119
第十六篇 生成语法“语法”研究121
一、“语法”定义与含义121
二、“语法”为第一性122
三、“语法”的内涵与外延122
四、“语法”模块化123
五、生成语法的总体目标124
第十七篇 乔姆斯基“语言”研究126
一、什么是“语言”126
二、“语言”的本质127
三、“语言”知识的来源127
四、“语言”禀赋128
五、“语言”机能129
六、“语言”与内在主义129
七、乔姆斯基“语言”研究的意义130
第十八篇 乔姆斯基:语言·心智·大脑132
一、语言与心智132
二、心智与大脑133
三、心智/人脑与普遍语法133
四、心智与语言134
五、心智主义认知观——“身心分离”136
六、语言·心智·大脑研究的意义137
第十九篇 生成语法的语块观139
一、语块在语言研究中的地位139
二、生成语法与语块140
三、构式语法与语块140
四、语言是由语块组成的系统141
五、乔姆斯基:语块是语言规则的例外142
六、针对乔姆斯基语法规则的批评143
第二十篇 生成语法·构式语法·差异对比146
一、“生成”与“完型”146
二、“多层”与“单层”147
三、“核心”与“边缘”148
四、“天赋共性”与“构式共性”149
五、“规则”与“图式”149
六、“常规语法规则”与“非常规语法规则”150
七、“模块”与“非模块”150
八、“理想化话语”与“常规构式”151
九、“从上到下”与“从下到上”151
十、“语言心智观”与“体验心智观”152
第二十一篇 生成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模块观154
一、模块假说154
二、乔姆斯基持“模块论”155
三、认知语言学否定“模块论”156
四、针对乔姆斯基“模块论”的批评157
第二十二篇 生成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任意性·象似性159
一、生成语言学基本假设与认知语言学基本假设159
二、任意性·象似性·理据性160
三、索绪尔与任意性162
四、乔姆斯基与任意性162
五、认知语言学与象似性163
六、认知语言学与句法结构的象似性164
第二十三篇 生成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一致性·互补性167
一、第一代认知科学与第二代认知科学168
二、认知语言学和生成语言学:一致性168
三、认知语法、生成语法:内在语法170
四、认知语言学、生成语言学:语义内在论170
五、形式与语义——相互依赖,相互作用171
六、生成语言学:现象描写——认知语言学:理论解释172
第二十四篇 生成语言学语言观·认知语言学语言观174
一、语言学革命174
二、语言学信条176
三、语言学研究与语言观177
四、三个基本问题178
五、生成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对立的方面179
六、语言本质180
第二十五篇 生成语言学语义观·认知语言学语义观182
一、乔姆斯基——重句法轻语义182
二、乔姆斯基——语义内在论183
三、认知语言学语义观184
四、认知语言学——语义等于概念化185
五、认知语言学——语义为中心186
六、认知语言学——语义内在论187
七、两种语义观之比对188
第二十六篇 生成语法与语言教学研究190
一、语法·传统语法·生成语法190
二、生成语法与教学研究193
第四部分:认知语法与语言教学198
第二十七篇 认知语言学198
一、认知科学198
二、认知语言学的来源200
三、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200
四、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发展203
五、认知语言学的主要观点204
六、认知语言学家所持的观点和立场204
七、认知语言学的方法论205
八、认知语言学的三个基本假设205
九、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主题206
十、认知语言学和当前语言学主流的不同207
十一、认知语言学的优势208
十二、认知语言学的“过”208
十三、认知语言学尚待完善之处210
第二十八篇 现实—认知—语言212
一、认知212
二、认知与现实213
三、语言213
四、认知与语言214
五、现实与语言214
六、现实—认知—语言215
七、认知观—语言观215
第二十九篇 认知语法的“特色”218
一、认知语法的出现218
二、认知语法研究的“新思路”219
三、认知语法的“构式”219
四、认知语法的“识解”220
五、认知语法的“研究范式”221
六、认知语法的“最大化”222
七、认知语法的“语法观”223
八、结语224
第三十篇 认知语言学·意义是核心·意义是概念化226
一、意义是核心226
二、意义是概念化230
第三十一篇 兰盖克认知语法与戈尔德博格构式语法234
一、兰盖克语言研究方法234
二、戈尔德博格语言研究方法235
三、构式语法与认知语法的差异235
四、结语239
第三十二篇 认知语言学与语言教学241
一、语言能力与语言习得241
二、语言识解与语言产出242
三、语言理据与语言教学242
四、认知语言学理论与语言学习243
五、认知语言学与整体性教学244
六、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对语言教学的启示245
第三十三篇 认知语法基于使用模式与语言教学246
一、Usage与Grammar解读246
二、基于使用的模式247
三、基于语言使用与语言使用者的识解248
四、基于使用的模式之功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249
第三十四篇 语义中心观与语言教学254
一、语义中心观254
二、语义中心观对语言教学的启示256
三、语义为起点,语义贯串始终258
后记261
热门推荐
- 256244.html
- 1777373.html
- 1508578.html
- 1246353.html
- 3213834.html
- 3151285.html
- 3118138.html
- 1228257.html
- 3881006.html
- 29459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396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918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80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14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83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111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12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91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56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3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