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余文烈著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出版社
- ISBN:7536624174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1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在研究当代各种思潮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为《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研究》丛书的出版而作 徐崇温1
序言1
第一章 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的崛起1
一、近20年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研究发展的一般趋势1
二、分析派马克思主义的崛起11
(一)分析哲学与分析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3
(二)分析派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特征和宗旨17
第二章 唯物史观灵验吗?23
一、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及其当代命运23
二、柯亨:为历史唯物主义辩护30
(一)对社会的属性的区分31
(二)澄清基本范畴32
(三)阐发两个基本命题38
三、布伦纳:不存在历史的唯物主义决定论41
四、埃尔斯特:所谓发展规律是主观想像45
五、其他论者:赞成与反对53
(一)唯物史观是经验性理论53
(二)社会发展的“生产方式的解释”56
(三)历史的激进转变与渐进发展58
第三章 什么叫剥削?61
一、罗默重构的剥削的一般理论及其具体形式61
(一)劳动市场不是剥削的必要条件63
(二)财富、阶级与剥削的两个对应原理65
(三)剥削的一般理论及其具体形式71
(四)社会必要剥削76
二、马克思主义者有必要关心剥削吗?79
三、剥削是一种不公正的社会关系85
(一)突出强迫因素的剥削定义87
(二)罗默对剥削定义的再思考和赖曼的再批评91
四、超出财产关系定义的剥削范畴97
(一)罗默基本假设的偏差98
(二)马克思的剥削概念100
(三)超出财产关系定义的各种剥削类型102
五、工人阶级是被迫出卖劳动力吗?106
附录1 没有劳动市场的生计经济模式分析114
附录2 引入劳动市场的生计经济模式分析117
附录3 剥削的简单模式分析120
第四章 阶级是理解历史的主要群体吗?123
一、社会结构的新变化和新阶级理论124
(一)阶级构成要素的新论争125
(二)新中间阶级论种种130
(三)新中间阶层的性质133
二、赖特的阶级分析一般框架与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理论134
(一)罗默—赖特阶级分析的一般框架135
(二)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138
(三)解决的问题与存在的问题141
三、“福利社会”的阶级结构146
(一)“福利”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划分146
(二)“福利国家”的失业阶级149
(三)新阶级划分更重要吗?153
(一)各种社会群体划分理论153
四、阶级学说与历史变化的主要群体154
(二)历史变化与社会群体158
第五章 马克思如何看待正义、自由与平等?163
一、公正的含义和论争的引端163
二、“马克思反对正义167
(一)“资本主义剥削是公正的”169
(二)马克思对正义和权利的批判173
(三)马克思缘何批判资本主义?176
(四)平等是手段而非目的177
三、“马克思赞成正义”181
(一)剥削是抢劫、不正义182
(二)正义原则不一定内在于特定生产方式184
(三)分配正义原则188
(四)关心分配不是改良主义190
四、正义观小结192
第六章 马克思是否有伦理学基础?194
一、科学与伦理194
二、道德与非道德200
(一)马克思理论非道德的结构200
(二)权利的道德和解放的道德205
三、马克思关于自由的伦理观210
(一)两种不同的道德概念211
(二)历史唯物主义与元伦理学213
(三)自由的伦理观218
四、困惑与希望225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的功能解释科学吗?227
一、功能解释及其结构228
二、历史唯物主义与功能解释232
三、围绕“马克思主义的功能解释”的两次论战240
(一)指责马克思的功能解释方式240
(二)功能解释是否有合理机制?243
(三)合理的功能解释是否要“馈环”?245
(一)确立功能解释的“反覆强化”机制248
四、“功能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复兴派248
(二)阐述几个难题的解释机制251
五、跳出功能解释的樊篱253
第八章 理性选择是马克思主义的微观基础吗?258
一、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与理性选择258
(一)学科的分类与解释的方式259
(二)两个方法论原则262
(三)理性选择与阶级妥协265
二、博弈论在马克思理论中的运用270
三、辩证法要求微观与宏观的统一277
附录:中国古代博弈论实例——齐王与田忌赛马283
未结束语286
主要参考书目289
热门推荐
- 1224341.html
- 2295663.html
- 400699.html
- 1669059.html
- 1050710.html
- 1592859.html
- 254138.html
- 483175.html
- 3821415.html
- 4118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41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28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06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89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754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20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359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85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2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