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十个问题【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迎春,吴云志主编;丛茂国,李伟民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13347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54页
- 文件大小:83MB
- 文件页数:361页
- 主题词:篮球运动-文化-世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十个问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第一章 先进理论育学子 正确三观践人生3
一、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并把握其特点3
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效性9
三、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引导当代大学生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15
第二章 追根溯源问嬗变 创新发展探提升21
一、多维度视阈下的“三观”21
二、追溯“三观”嬗变的根源31
三、创新培养大学生“三观”的现实途径39
第三章 和谐理念求创新 砺性明德促发展46
一、和谐社会理念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46
二、和谐社会理念强调社会主义公平观教育50
三、和谐社会理念呼唤社会主义民主观教育55
四、和谐社会理念需要社会主义法治观教育59
五、和谐社会理念彰显新型社会主义劳动观教育64
第四章 弘扬主旋律教育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69
一、全球化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淡漠的表现70
二、影响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淡漠的原因分析72
三、弘扬主旋律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新路径80
第五章 科学定位教学目标 全面推进教学改革89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性质和教学目标89
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96
三、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模式102
第六章 构建教学新模式 提高课程实效性109
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及特点109
二、“立体开放式哲学原理教学新体系”的建构113
三、“立体开放式哲学原理教学新体系”的教学条件119
四、“立体开放式哲学原理教学新体系”的具体教学过程121
第七章 践行参与式教学 增强课程感染力131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131
二、立全新教育理念不断深化教学改革134
三、践行参与式教学增强课程感染力140
第八章 汲取精华为修养 荡除糟粕净乾坤149
一、当代世界文化发展的走向149
二、当代世界文化发展对人类优秀文明的趋附与疏离158
三、当代大学生如何自觉鉴别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166
第九章 方式、方法和手段 提高实效是关键174
一、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课题174
二、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方法和手段改进的原则及要求181
三、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方法和手段改进的探索186
第十章 培养健康心理 塑造健全人格194
一、心理健康及其重要性195
二、如何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197
第十一章 培养科技创新能力 传播健康思想文化235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代世界,特别是中国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236
二、中国大学生创造力难以提高的结症238
三、国外高校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240
四、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要着重于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个人知识管理和在线研究能力培养四个问题245
第十二章 构筑“全员育人机制”铸就祖国建设栋梁255
一、强有力地开展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56
二、抓住学校教学活动主线,充分发挥教师的育人作用264
三、科学规范管理,发挥规章制度育人的作用269
四、变革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发挥服务育人作用275
第十三章 措施有力促发展 队伍建设是保证279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280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和能力的结构要求290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发展与特点315
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措施318
第十四章 积极整合社会资源 合力推进工作实效333
一、充分利用和依靠社会物质、精神资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优良的环境氛围334
二、组织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建构关心、帮助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救助体系339
三、探索校企、校地、校校、国际合作等机制,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346
后记354
热门推荐
- 34832.html
- 2129798.html
- 648928.html
- 1681372.html
- 2322255.html
- 2369665.html
- 79881.html
- 2627441.html
- 983733.html
- 15536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97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90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8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27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47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64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41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95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01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0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