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脊柱康复医学 高级理论与临床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美)莱本森著;洪毅,海涌,李建军主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978750915744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704页
- 文件大小:347MB
- 文件页数:728页
- 主题词:脊柱病-康复医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脊柱康复医学 高级理论与临床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概论3
第1章 主动治疗:在脊柱疾患处理中的地位3
一、引言3
二、功能模式的诊断和治疗3
(一)腰背痛中的诊断难题4
(二)主动治疗的合理性5
三、状态下滑综合征——功能和认知-行为方面的表现6
(一)功能和行为表现的临床检查6
(二)具体的行为缺陷与腰痛之间的相关性10
(三)认知-行为的构成12
(四)制动和卧床休息的负面影响13
四、以患者为中心的路径14
五、主动治疗存在有效性证据吗15
(一)预防15
(二)急性期(初始4~6周)16
(三)亚急性期再活动和训练(4~12周)17
(四)慢性期再活动和训练(12周后)17
(五)主动治疗和颈部17
第2章 肌肉、关节和神经系统在脊柱疼痛中的作用19
一、引言19
二、脊柱稳定系统的生物力学19
(一)脊柱的不稳定与损伤19
(二)主动肌-拮抗肌的协同活动在维持脊柱稳定性中的作用21
(三)损伤的预防22
三、稳定性和疼痛的神经生理学23
(一)主动肌-拮抗肌的失平衡23
(二)肌肉失平衡的神经发育学基础24
(三)神经病理性疼痛和中枢敏感化26
第3章 质量保证:脊柱问题涉及的范畴及现代处理的尝试34
一、引言34
二、问题涉及的范畴35
(一)流行病学和自然病程35
(二)危险因素:病因和预后38
三、循证医学的演变42
(一)何为循证医学42
(二)新证据的成果43
(三)循证医学的局限性45
(四)提高循证指南的质量45
第4章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临床实践47
一、引言47
二、生物心理社会模式47
(一)过分强调结构性诊断50
(二)过分强调卧床休息51
(三)过度采用手术治疗52
(四)疾患异常行为53
三、康复诊断的分类——标准54
(一)再确认/诊断分类57
(二)再活动建议59
(三)缓解疼痛59
(四)重新评估结构、功能、心理社会因素所致的持续疼痛或残疾60
(五)恢复60
(六)转诊60
(七)从业者的审查61
第二部分 基础研究65
第5章 腰椎稳定性:损伤与再稳定机制65
一、引言65
二、损伤发生过程——组织损伤66
(一)特定组织损伤机制的概要68
(二)损伤过程——运动改变69
三、不稳定是损伤的原因之一69
四、稳定性:相关基础理论70
五、腰部训练处方的理论基础72
六、何为腰部的稳定结构72
七、腰方肌的训练方法73
八、腹直肌、腹斜肌和腹横肌的训练75
九、背伸肌(及稳定结构)的训练75
十、初试者的稳定性项目76
十一、高级技术78
第6章 腰背痛的原因80
一、引言80
二、传统观念80
三、原则80
(一)诊断性阻滞82
(二)诱发性椎间盘造影83
四、失败病例83
五、成功病例84
六、将来的参与者85
第三部分 评估89
第7章 脊柱疼痛的分类诊断89
一、脊柱疼痛的分类诊断89
(一)红色预警90
(二)黄色预警91
(三)危险情况91
(四)单纯腰背痛与神经根问题94
(五)患者的危险96
(六)特殊人群和诊断指标96
二、分类诊断的检查方法98
(一)X线片98
(二)CT扫描99
(三)MRI99
(四)骨扫描99
(五)电生理检查100
(六)有创的诊断性穿刺技术100
三、临床病例简介102
第8章 结果评估105
一、引言105
二、结果是什么105
三、结果评估的标准106
(一)效度106
(二)信度106
(三)反应度106
(四)最大和最小效应107
(五)实用性107
四、内容107
(一)疼痛108
(二)一般健康状况109
(三)部位特异性功能性残疾的评估结果110
(四)患者特异性功能性残疾的评估结果116
(五)患者满意度评估方法117
(六)工作满意度117
(七)心理苦恼117
附录 表格120
第9章 慢性化心理社会危险因素评估——“黄色预警”130
一、引言130
二、慢性化的危险因素130
(一)治疗分期131
(二)心理-社会和其他危险因素131
(三)恐惧-逃避心理133
(四)颈和上1/4区域的危险因素133
三、评估134
四、Waddell非器质性腰痛征135
(一)介绍135
(二)Waddell征预测价值136
(三)评估136
(四)非器质性颈痛征139
五、“黄色预警”高分数患者的治疗140
附录 黄色预警表142
第10章 肌力不平衡的评估144
一、引言144
二、肌肉痉挛的评估147
三、肌力下降的评估150
四、站立位肌力不平衡的评估152
五、步态分析155
六、过度活动156
第11章 运动能力的量化测试160
一、引言160
二、基本原理160
三、适应证162
四、运动能力测试具体方法163
(一)柔韧性/活动度163
(二)力量/耐力171
(三)平衡/运动的控制178
(四)有氧运动能力181
五、如何实施183
第12章 运动能力测试:临床评估和疗效评价的扩展模式185
一、引言185
二、功能评估方法185
(一)患者自我评价185
(二)临床医师所进行的功能测试186
三、运动能力测试项目186
(一)心理测量学特征187
(二)影响任务完成的因素190
(三)生物力学和肌电图检测190
第13章 雇佣前筛查和重返工作评估198
一、引言198
二、雇佣前与上岗前筛查的有效性198
三、上岗前职业健康筛查199
(一)美国残疾法案201
(二)美国残疾法案的目的201
四、职业健康评估202
五、上岗前筛查203
六、专业医务人员筛查204
七、治疗医师的职责204
八、评估医师的职责207
九、功能能力评估207
第四部分 急性期治疗措施(前4周)213
第14章 主动自我治疗:脊柱疼痛患者的功能性再活动213
一、引言213
二、恐惧疼痛的心理和慢性失用性疼痛213
三、步骤1:再确认和再活动的建议214
(一)确认患者对腰背部所担忧的问题和预期目标214
(二)确认没有严重的疾病——严重的疼痛并不意味严重损害?215
(三)如果疼痛并非严重疾病所致,那导致疼痛的原因是什么(严重的疼痛并非意味着严重损害吗215
(四)恢复功能的具体建议——“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216
(五)减轻疼痛的方法229
(六)疼痛会持续多久——预后期待230
(七)总结231
四、步骤2:从认知行为入手231
(一)社会认知理论和行为学变化231
(二)分级暴露训练232
(三)认知行为疗法(CB)233
(四)相关神经生理学表现234
五、步骤3:多学科生物心理社会学模式234
六、患者的积极性235
七、对现有主动治疗的依从性236
第15章 McKenzie脊柱康复技术238
一、引言238
二、三类综合征及说明238
(一)姿势综合征239
(二)功能障碍综合征240
(三)序列紊乱综合征242
三、McKenzie法治疗脊柱急性疼痛的范例245
(一)腰椎后凸避痛畸形的处理——后伸原则——后方移位245
(二)颈椎急性后凸避痛畸形处理——后伸原则——后方移位247
(三)急性冠状面避痛畸形处理:侧方-然后-后伸原则——相关的后侧方移位249
(四)急性前凸避痛畸形的处理——屈曲原则——前方移位252
第16章 Brugger姿势矫正技术255
一、引言255
二、检查患者257
三、治疗项目258
(一)维持直立姿势的指导和动机258
(二)仰卧位姿势的摆放258
(三)热敷259
(四)指令性离心收缩方式259
(五)治疗性弹力带训练263
四、ADL训练263
(一)足的“反向支撑”264
(二)功能性胶带266
(三)其他治疗项目267
第17章 呼吸模式紊乱的康复270
一、引言270
二、呼吸270
纠正错误的呼吸力学270
三、呼吸力学的作用271
(一)正常的呼吸271
(二)功能障碍与常见疼痛综合征之间的关系274
(三)呼吸的代谢功能275
(四)呼吸功能障碍对整体健康的影响275
四、呼吸的评估275
(一)介绍275
(二)呼吸的运动评估276
(三)坐位及站立呼吸运动评估277
(四)仰卧位呼吸运动评估277
(五)俯卧位呼吸运动评估278
(六)功能活动中呼吸运动评估278
五、呼吸训练279
(一)康复策略279
(二)呼吸的运动训练279
(三)呼吸再训练的基本要素280
(四)呼吸训练:俯卧位282
(五)呼吸训练:易化技术283
(六)呼吸训练:Buteyko控制停顿283
(七)呼吸训练:日常生活活动283
六、运动处方284
(一)家庭练习以增强恰当的呼吸284
(二)发现并解决问题284
第18章 软组织疗法286
一、引言286
二、阻碍现象(概念),触诊及疼痛286
三、皮肤287
四、结缔组织288
五、轻微肌肉施压288
六、筋膜289
(一)腰背部筋膜289
(二)臀部筋膜289
(三)胸部筋膜291
(四)颈及颈胸交界部筋膜291
(五)头皮291
(六)肢体深筋膜291
(七)足跟软组织病损292
七、掌骨间或跖骨之间的软组织293
八、骨膜点293
(一)髁疼痛293
(二)棘突痛,特别是下腰椎293
(三)枢椎棘突的疼痛294
(四)髂后上棘(PSIS)的疼痛294
(五)胫骨鹅足294
九、活跃瘢痕294
(一)病理机制和诊断294
(二)临床描述295
(三)治疗295
附录 感受外界刺激疗法298
第19章 手法抗阻技术302
一、引言302
二、神经生理学302
三、伸展训练的循证医学303
(一)不同方法304
(二)紧张和紧绷的肌肉分类305
四、临床应用306
(一)应用原则307
(二)技术原则307
(三)详细步骤308
五、选择MRT方法311
(一)肌肉放松和伸展的PIR步骤311
(二)PIR关节活动步骤338
(三)易化技术341
附录 主动松动技术在康复中的作用345
第20章 神经松动技术——异常神经动力学张力的评估和治疗348
一、引言348
二、一般概念349
(一)预防和禁忌证349
(二)ANDT的评估:下1/4区域349
(三)ANDT的评估:上1/4区域358
(四)神经包容组织的治疗359
(五)上1/4区域治疗程序360
(六)关节功能障碍364
(七)颈胸椎364
(八)锁骨364
(九)ULNT和神经松动的再评估364
第21章 关键关节的手法技术367
一、引言367
二、手法治疗367
(一)手法治疗的疾患367
(二)关节体征、紧张度和疼痛368
(三)手法治疗前的诱发试验368
(四)手法治疗之后的不良反应368
(五)神经系统反射的实质369
(六)障碍的概念372
三、手法技术372
(一)等长收缩后舒张372
(二)脊柱移行区373
(三)颅颈区373
(四)胸腰区377
(五)腰骶区378
(六)肢体关节379
第五部分 恢复的治疗手段(4周后)387
第22章 感觉运动刺激387
一、引言387
二、感觉运动刺激的背景387
(一)治疗路径387
(二)运动学习的基本概念387
(三)感觉运动设备和辅助器具388
(四)感觉运动刺激的适应证389
三、方法学390
(一)感觉运动训练回顾390
(二)缩足390
(三)姿势纠正391
(四)单腿站立姿势392
(五)箭步392
(六)跳跃394
(七)平衡板(Rocker和Wobbles)394
(八)平衡鞋395
(九)序列395
(十)混合SMS工具395
第23章 反射刺激法易化主动肌-拮抗肌的协同收缩399
一、引言399
二、肌肉功能的中枢性和反射性变化399
三、姿势发育学中的肌肉功能发育400
四、个体各阶段运动功能发育过程402
(一)反射运动406
(二)脊柱矢状面稳定的运动功能学412
五、脊柱矢状面深部稳定性检查414
六、脊柱不稳定的治疗419
反射刺激疗法的应用420
七、触发点的运动模式421
八、病理性关节运动模式的检查及纠正原则422
第24章 瑜伽为基础的脊柱稳定性训练424
一、引言424
二、呼吸机制的临床作用425
呼吸机制425
三、瑜伽为基础的呼吸训练对脊柱功能的影响425
四、瑜伽为基础的呼吸训练425
(一)提高和控制正常呼吸的训练425
(二)促进呼吸控制的训练426
五、瑜伽运动为基础的脊柱训练对脊柱功能的影响430
六、脊柱训练430
仰卧位训练430
七、瑜伽为基础的其他训练433
(一)腹部433
(二)腹部训练433
(三)盆底肌435
第25章 脊柱节段间稳定性训练437
一、引言437
二、脊柱疼痛中运动再学习的基础437
(一)脊柱控制生物力学437
(二)脊柱运动控制机制438
(三)在颈椎中的应用442
三、运动再教育策略443
(一)运动再学习方法444
(二)运动再学习策略444
(三)肌肉骨骼疾病运动再学习有效的证据445
(四)其他因素445
四、运动控制的临床评估445
(一)介绍445
(二)深层肌肉功能的评估446
(三)浅层肌肉功能评估448
(四)小结448
五、运动控制再教育的临床选择449
(一)第一阶段:激活449
(二)第二阶段:技巧精确性449
(三)第三阶段:浅层和深层肌肉协同收缩451
(四)第四阶段:功能再教育451
(五)治疗策略451
第26章 功能稳定性训练453
一、引言453
二、研究基础453
(一)肌肉如何稳定脊柱453
(二)运动控制问题与腰痛453
(三)效果:脊柱稳定性训练有效的证据454
(四)安全性:脊柱稳定性训练安全吗454
三、临床应用454
(一)训练基础454
(二)训练心理455
(三)如何确定合适的起点456
(四)如何安排训练进度456
四、训练458
附录 本体感受性胶带的肌肉失衡辅助技术489
第27章 整体肌肉稳定性训练——等张策略492
一、引言492
(一)起源492
(二)主要作用492
二、等张训练的注意事项493
(一)等张训练的要点493
(二)等张训练的益处494
(三)训练内容和方法495
三、训练模式495
(一)三阶段方案495
(二)患者选择和评估501
(三)取得依从性503
(四)排除标准503
(五)评估503
(六)同步的被动治疗505
四、等张训练后方案506
(一)再次评估506
(二)实例506
第28章 腰背部稳定性的负重训练508
一、负重训练时机508
二、抗阻运动的概念509
(一)超负荷509
(二)体能成分509
(三)负重训练方法510
三、负重训练的安全因素511
(一)重量控制511
(二)合适穿着511
(三)设备调节511
(四)个人极限511
(五)观察身体变化511
四、负重训练的姿势摆放512
五、提前训练正确的姿势模式512
器械训练513
六、无负重训练519
(一)无负重训练的要点519
(二)基本的无负重训练520
七、爆发力的无负重训练522
八、增强式爆发力训练524
(一)准备阶段524
(二)增强式训练524
第29章 提高成绩的高级稳定性训练527
一、引言527
二、什么是核心527
三、核心稳定性训练概念528
四、姿势的注意事项528
五、核心稳定训练的原则529
六、稳定性532
七、力量532
八、爆发力532
第30章 炎症和疼痛的营养学问题541
一、引言541
二、伤害刺激的神经营养学和生物化学541
(一)痛觉过敏和异常疼痛541
(二)疼痛从不是“机械性的”541
三、饮食成为炎症和疼痛的诱因542
(一)胰岛素抵抗与炎症542
(二)自由基与炎症544
(三)Ω-6脂肪酸与炎症544
(四)钾、镁、饮食pH值调控与炎症546
第31章 脊柱疼痛的认知行为学治疗项目549
一、引言549
二、需要心理学干预的心理学危险因素550
确定风险因素550
三、认知行为学(CBT)群体治疗550
(一)行为学改变的策略551
(二)课程的组织形式551
四、潜在的问题552
第六部分 局部的实际应用557
第32章 局部疾患的整体策略557
一、引言557
二、临床框架557
三、临床难点558
四、发现“关键环节”562
技巧563
五、关键测试和训练的图示564
六、“最佳的实际训练”是恢复的关键——7R572
七、循证医学原则的神经-肌肉骨骼治疗574
第33章 常见综合征处理及关键环节确定575
一、引言575
二、功能性路径575
“整体性”原则577
三、连锁反应:最新进展578
(一)Brugger路径578
(二)前倾姿势580
(三)“伤害感受”链581
(四)躯干深部稳定链582
(五)胸廓提举的呼吸模式585
(六)摄食链——咀嚼585
(七)抓握链(髁疼痛)586
(八)躯干旋转受限链586
(九)内脏链或模式586
(十)确定关键环节586
第34章 腰椎整体疗法593
一、引言593
二、诊断和分类593
(一)分类诊断593
(二)非特异性腰背痛的亚型594
三、功能筛查599
(一)下交叉综合征与脊柱599
(二)功能筛查图600
四、病例624
病例1:椎间盘突出626
病例2:关节突综合征627
病例3:椎管狭窄630
病例4:骶髂综合征631
第35章 颈椎整体疗法637
一、引言637
二、诊断分类法637
(一)红色预警637
(二)鉴别诊断637
三、功能模式639
(一)生物心理社会(BPS)模式639
(二)病程和预后639
(三)结构病理学的局限性640
(四)疼痛和残疾相关性损害640
(五)重新活动的效果641
(六)结果641
四、功能筛查641
(一)上交叉综合征与脊柱642
(二)上交叉综合征与口腔颌面区643
(三)功能筛查图643
五、病例656
病例1:颈痛与非偏头痛656
病例2:颞下颌关节综合征656
病例3:颈椎间盘源性神经根病658
第七部分 功能规范实施667
第36章 患者与医师667
一、医患关系667
二、个体667
三、环境668
四、倾听:一项基本技能668
五、同一时间内处理多种问题668
六、Hawthorne效应669
七、获得患者的信赖669
八、医患互动669
九、完整的人670
十、象征和暗喻的作用670
十一、维护患者尊严670
十二、预防:促进健康670
十三、教育671
十四、健身中心671
十五、氨纶紧身衣671
十六、恢复中的精神因素671
十七、新科学进展带来的帮助671
(一)宗教与治愈672
(二)不是/就是:既是/也是672
(三)混沌理论、情绪刺激和波折672
十八、其他资源672
(一)出版物672
(二)祈祷的力量673
第37章 老年人活动的作用和安全性674
一、引言674
二、心血管系统的风险和益处674
(一)老年人活动对心血管系统的益处674
(二)老年人活动相关的心血管系统风险675
三、骨质疏松675
(一)风险因素675
(二)训练作用675
四、膝关节骨关节炎675
(一)功能675
(二)康复676
五、全膝关节成形术676
(一)人口统计学676
(二)恢复预期676
(三)康复676
六、髋关节骨关节炎676
(一)功能676
(二)训练677
七、全髋关节置换术677
(一)恢复预期677
(二)康复677
八、跌倒预防678
(一)问题678
(二)相关的功能障碍678
(三)治疗678
九、肌肉无力678
(一)问题678
(二)治疗679
十、椎管狭窄679
(一)诊断679
(二)潜在并发症679
(三)结果679
十一、劳累性风险评估680
(一)ACSM和AHA的风险评估建议680
(二)ACSM和AHA的风险评估建议的局限性680
(三)Gill筛选老年人劳累性活动的心脏风险的建议681
(四)老年人开始进行以及由轻度到中度训练计划的建议682
附录 体力活动前问卷684
第38章 非手术疗法在脊柱患者治疗中的作用685
一、引言685
二、基本原理685
三、高级诊断步骤687
诊断性穿刺程序687
四、药物的作用687
(一)麻醉药688
(二)抗炎药688
(三)肌肉松弛药689
(四)抗抑郁药689
(五)抗惊厥药/神经痛药689
(六)小结690
五、注射的作用690
(一)肌肉/触发点注射690
(二)关节阻滞690
(三)切断691
(四)硬膜外腔类固醇药注射691
(五)伴或不伴神经根症状的颈痛691
(六)注射后护理691
六、术后处理691
(一)非手术治疗技巧691
(二)术后指导和结果691
(三)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692
(四)术后活动限制692
(五)康复693
七、慢性疼痛处理694
(一)认知-行为疗法694
(二)疼痛多学科处理694
(三)介入疗法694
第39章 从指南到实践:临床医师作用是什么695
一、临床实践指南695
二、临床真实故事695
三、临床实践指南的简要历史695
四、从科研到临床标准的途径696
五、指南和临床经验:RCT研究存在的问题697
六、指南的发展历程698
七、工具、准则和相关性:指南质量的评价699
八、语言表述的差异性699
九、指南的执行700
十、指南和骨骼肌肉系统的康复702
十一、审核和指南的执行702
十二、展望703
热门推荐
- 2269467.html
- 922519.html
- 137466.html
- 398857.html
- 2403221.html
- 3617871.html
- 3693554.html
- 830986.html
- 1439419.html
- 22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13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581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01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35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91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90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44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15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051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4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