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安事变”的真相 张学良将军卫队营长孙铭九自述【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西安事变”的真相 张学良将军卫队营长孙铭九自述
  • 孙铭九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 ISBN:7539906111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335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5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西安事变”的真相 张学良将军卫队营长孙铭九自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 言1

第一章 我是怎样走到张学良将军身边的1

为摆脱困境,发愤求学。在沈阳省立第三高级中学时我与张1

学良胞弟张学铭结为同窗好友。经他介绍我19岁参加东北军(北1

平西苑炮兵训练团学兵连),被张学良将军选派东渡日本学习军1

事。1928年赴日前夕,在北平我第一次见到了英俊的“少帅”。1

北统一。4

帮助蒋介石度过难关,维护了他在国民党中的领袖地位,实现南4

将军的第二次接见。此间,东北“易帜”,东北军入关助蒋,张学良4

1930年由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回国,在保定受到张学良4

1931年5月在天津事变之后,我在天津第三次被张学良将军6

接见,他见我年轻有为,抗日热情很高,说道:“这是我在瑞士定做6

的,上面印有我的肖像,这块表送给你了。”说着取出一只精致的6

墨绿色丝绒盒,将一块崭新的怀表递到我手中。6

1934年1月张学良从欧洲考察归国。4月,在武昌张学良将6

军第四次召见了我并任命为随从参谋。6

5.中共中央书记处给周恩来同志的电报。 (216

6.中共中央关于蒋介石释放后的指示。 (218

围绕着救张回陕这一尖锐的问题,东北军内部分化瓦解发生18

三次意见大分歧。最后王以哲、何柱国于12月27日下令放走18

安内政策。张学良就任“豫鄂皖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南调,蒋、19

张密切合作。19

士以报国恨家仇,唯有实行法西斯统治,拥蒋剿共,奉行攘外必先19

亚诺夫妇法西斯思想的影响,认为挽救中国,收复被日寇侵占之国19

1934年张学良在欧洲英、法、意考察期间深受墨索里尼女婿齐19

第二章张学良思想的转变过程19

张学良回国后励精图治,他多次申明:“东北是从我手中丢失22

的,一定要经我手夺回来!”从整肃东北军入手,致力培养一批具22

有新思想的青年骨干,采取一系列政治、军事新举措,意在把东北22

军整顿为一支抗日劲旅。张学良此时的思想处于交叉矛盾当中,22

既想去抗日,又不能抵抗蒋;既不想打内战,又不能不去剿共。22

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设行辕于华清池,除调动中央军30

张学良虽获“特予赦免”,但仍交军事委员会“严加管束”。从此,34

张学良送上高等军事法庭,处以有期徒刑10年。1937年1月14日34

12月26日张学良送蒋介石安抵南京后,蒋竟背弃了自己的承34

诺,借张学良送他回京之机阴谋扣押了张学良并于12月31日将34

“与其打内战而死,死得冤枉,不如打日寇而死,死得光荣。”军心不稳,张学良开始对“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产生动摇了。35

近三师人马,蒋介石又不予补充,实力大大削弱,将士们纷纷怒吼:35

东北军被蒋介石调至剿共前线,连连受挫,三个月内损兵折将35

日道路起了重要作用。40

这是张学良直接联系的第一个共产党人,为张学良将军走上联共抗40

路,抗日名将李杜通过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把刘鼎介绍给张学良。40

在惨痛的剿共教训中张学良开始多方求索,寻求抗日复土之新40

之职。此时,一批东北籍爱国进步人士及中共地下党员陆续来到西44

1 935年9月张学良飞往西安就任西北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44

第三章走联共抗日之路44

安,向张学良陈述剿共之弊多利寡,联共抗日才是救民族危亡之活44

路,推动张学良走联共抗日的道路。44

笔信面交张学良将军,表示张将军如确有诚意,红军可派正式代表46

高福源为东北军六十七军一○七师六一九团团长,在榆林桥战46

役中被红军生俘。中共中央联络局局长李克农会见了高福源,同意46

释放他回东北军,并让他捎带一封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副主席的亲46

与张商谈。46

泽东或周恩来一谈。48

克农与张学良在洛川秘密会晤。双方协商达成协议。张学良希望中48

共再派高级全权代表在肤施(即后来的延安)会晤,特别希望与毛48

1936年3月3日涨学良与中共第一次会晤——中共中央派李48

族统一战线等救国大计。张安排刘鼎住进张公馆,随时交谈,对外51

则称为东北义勇军驻西安代表。51

中共派刘鼎来西安,向张阐明红军的政治主张、政策及抗日民51

教堂内举行会谈,双方彻夜密谈达旦。这一历史性的会见对张学54

驶飞机带上刘鼎、王以哲和我飞往肤施,于清凉山下桥儿沟天主54

1936年4月8日周恩来、李克农到达肤施,9日张学良亲自驾54

良走上联共抗日道路起了决定性作用。54

谋秘书室,随时与中共中央联系。58

肤施会谈后中共派刘鼎为正式代表长驻东北军,此时,他的公58

开身份是张学良的外文秘书,刘鼎将一部无线电台秘密安放在参58

1936年9月张学良创立抗日同志会;张学良令我在卫队营中58

成立学兵队;创办进步刊物——《文化》周刊,宣传联共抗日的进步58

思想。58

叶剑英化名“吴先生”秘密住在我家中两个多月,这位“大人65

才知她是作家丁玲。65

物”由刘静坤(孙铭久之妻)照料生活并严守机密。吴先生曾带一65

1936年9月中共中央委派红军总参谋长叶剑英来西安,作为65

红军驻东北军的总代表。65

位女同志同往苏区,并由我安排车辆运送药品货物到陕北,后来65

创办王曲军官训练团,对东北军、西北军军官进行分期整训,68

灌输进步思想,革除陈腐作风。训练团团长为张学良、副团长为杨68

虎城。这对于树立抗日信心,激发抗日热情收效很大,为以后发动68

“西安事变”,逼蒋抗日打下了基础。68

联共抗日道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73

准,均为张学良身边信得过的人,对于推动东北军革新思想,走73

坚强的抗日领导核心,参加者均由张学良亲自挑选、把关和批73

等人推动下,成立一个秘密组织——抗日同志会,它是东北军中73

在肤施会谈后,张学良接受刘鼎的建议,在共产党员刘澜波73

目代日为“艳”)。这是张学良和蒋介石之间就联共抗日和剿共内战77

“艳晚”事件发生在1936年8月28日夜至29日展(29日的韵77

问题的分歧发展到白热化的公开表现,为“西安事变”埋下了契机。77

学兵队是在刘鼎建议下成立的一支热血青年的抗日队伍,编制82

的便是由我带领的学兵队,这是张学良的一支劲旅。82

在卫队营,由我任队长。“西安事变”中首先冲进华清池活捉蒋介石82

人洗一份前愆,为国家尽一份天职……”88

每念家仇国难,丛集一身,已早欲拚此一腔热血,洒向疆场,为个88

张学良在洛阳声泪俱下向蒋介石苦口婆心,直言极谏:“……88

一天正是蒋介石50岁生日)。88

调集30个师的兵力进犯陕北红军。10月31日颁布总攻击令(这88

10月22日古城戒备森严,蒋介石心怀杀机由南京飞抵西安,88

第四章“西安事变”88

万之外,还调集50架战斗机,他志在必得。召集大批高级将领大举94

剿共。94

12月7日,张学良去华清池谒蒋,沥胆相劝。不料,蒋介石拍94

案而起,怒斥道:“你现在就是拿枪把我打死,我的国策也不能改94

变!”94

张、蒋矛盾已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对立,矛盾彻底激化了。张学94

良迫不得已,破釜沉舟,与我等秘密运筹“兵谏”。94

“西安事变”的爆发更添了一把火。99

1936年12月9日,西安万余名学生在西北和东北两个救亡总99

会组织下举行声势浩大的集会游行,抗日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为99

学良于晚10时宣布“兵谏”,令白风翔和我夜闯华清池,把蒋介石102

会客厅,东北军高级将领于学忠、王以哲、刘多荃等紧张地等候,张102

分秒无误地进行着。席终人散,张学良匆匆回到金家巷公馆,进入102

蒋,张、杨联名邀请南京来的军政大员在新城大楼的晚宴按照计划102

了。但表面上似乎风平浪静,11日这一天,张学良照例去华清池见102

兵布署。暴风骤雨即将来临,震惊世界的一次历史事件就要爆发102

张学良与杨虎城共商“兵谏”大事,决心下定,我按计划加紧运102

抓起来,逼蒋抗日。102

送至新城大楼(西安事变后国民党在山洞旁修造了“复兴亭”,中华106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捉蒋亭”,80年代改为“兵谏亭”)。106

队伍的宿营地时,由商亚东、王协一迅速集合队伍,整装待发,勇猛106

地向华清池逼进,经过五间厅激战,把仓惶出逃的蒋介石,在骊山106

2时,与白风翔按约定时间沿着临潼路登车出发。到达卫队营派出106

腰上一个山洞里捉住。我在8时许把脸色苍白、冻得发抖的蒋介石106

我匆匆写好简短的遗嘱,告别结发妻子刘静坤。于12日凌晨106

不休,水火不容。115

12月13日被扣后的蒋介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疑心重115

重,时时担心凶多吉少,担心张学良加害于他,张、蒋见面即刻争论115

第五章逼蒋抗日118

举世瞩目的“西安事变”捉蒋成功后,张学良、杨虎城立即把拟118

好的八项主张通电全国,以便全国上下都了解“西安事变”及其要118

求和目的,争取全国人民和各省实力派的同情和支持。这一历史118

性文献,激起国际、国内各方面强烈的不同反响。118

为了抗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政治和军事上及时采取新举措:124

撤销西北剿匪总司令部,成立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军事委员会;立即124

组织抗日援绥军第一军团;调动军队一方面抗日援绥,一方面准备124

迎击南京的进攻;释放政治犯;改组陕西省政府;成立特务团、抗日124

先锋总队,由我任团长和少将总队长;加强军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和124

保卫工作等等。124

派代表来西安,共商抗日救国大计。17日张学良派他的波音飞机129

去肤施迎接中共中央代表团抵达西安。代表团成员有:周恩来、叶129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向中共中央发了电报,请中共中央129

剑英、秦邦宪、罗瑞卿、李克农等。129

次合作上有了开端;12月24 日宋子文代表蒋介石与西安三方面133

北等六条承诺的执行。133

正式谈判,蒋介石以“领袖的人格”担保双方停战、中央军撤出西133

周恩来与蒋介石会晤握手,打了10年内战的国共两党在第二133

端纳、宋氏兄妹接连来到西安;133

放蒋已引起激烈的争辩,送蒋更出众人所料。张学良以“自己139

第六章送蒋返京139

做的事情自己了”,光明磊落,告示天下。139

岁的张学良将军失去了自由,被监禁了达半个世纪!148

长了蒋介石扣押张学良和拆散“三位一体”的决心。153

此,西安方面争取蒋介石放回张学良的两个条件全部丢光了,助153

名大员飞离西安,12月28日又放走50架飞机和机组人员。至153

不回来决不撤兵。尔后,王以哲、何柱国竟以先和谈撤兵再营救张171

军广大官兵意愿的决策引起轩然大波,分裂的矛盾终于激化了。171

1937年1月29日在渭南前线召开渭南会议,决定坚持副司令171

学良回陕来表明东北军尊重中央,服从蒋委员长。这一违反东北171

1937年2月1日是东北军历史上难忘的一天,于学忠在这一天179

于新城大楼召开的东北军干部会上宣布了撤军令。这尤如在广大官179

兵极度不满的情绪上火上浇油,燃起了“二·二”事件。179

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双十二事变本身的意义,是在它成为当时停止内战,发动抗战的一个历史上的转变关键。”“他们是有大功于抗战事业的。”197

1946年1 2月12日《周恩来同志在延安各界举行“双十二”十周年纪197

变”扭转了历史的航向,促进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局面。正如197

华清池一声枪响,惊醒了蒋介石“安内攘外”的迷梦。“西安事197

第七章 “西安事变”的历史作用和我的反思197

矛盾,必须团结一切爱国力量,一致抗日,共同对敌这个大局。这正如201

1 937年3月1日《毛泽东同志与美国作家史沫特莱谈西安事变》一201

文中所批评的那样:“枪杀王以哲的那位孙铭九,就是这类人物的极201

端的代表。他们爱国出于热忱,他们为丧权失地的悲痛历史而愤激,201

他们的心地是纯洁的,但是他们缺乏政治经验,在大事变中认不清方201

向,不知道局部与全体,过去与现在,今日与明日的差别与联系。”201

“二·二”事件的惨痛教训在于没有认清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201

附录206

1.红军为愿意同东北军联合抗日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206

2.毛泽东、周恩来给张学良的信。210

3.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及中共中央对西安事变通电。212

4.中共中央关于西安事变及我们任务的指示。213

7.中共中央关于西安事变宣传方针的指示。219

8.毛泽东同志与美国作家史沫特莱谈西安事变。220

9.蒋介石给邵力子的一封信。224

10.西京招待所逐日报告单(住客名单)。225

11.国民党中央常委会决议。226

12.南京政府褫职严办张学良令。226

13.日本《朝日新闻》关于西安事变的报道。227

14.1 936年12月12日,西安当局发布的第一号《号外》。228

15.1 936年1 2月12日,西安当局发布的第二号《号外》。229

16.西安《西北文化日报》关于西安事变的首次报道。230

17.《解放日报》刊登张、杨发表对时局宣言。231

18.张学良、杨虎城等对时局通电。232

19.张学良对总部全体职员训词。233

20.宋美龄在南京写给蒋介石的信。237

21.西安《西京民报》关于取消剿匪总部的报道。238

22.张学良、杨虎城告将士书。239

23.张学良在市民大会讲演词。242

24.《解放日报》关于组织抗日援绥军第一军团的报道。245

25.南京《中央日报》关于“讨逆”的报道。246

26.蒋介石给何应钦的亲笔函。247

27.冯玉祥电劝张学良恢复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自由。248

28.阎锡山电规张学良、杨虎城。249

29.李宗仁、白崇禧通电。250

30.胡宗南等致张、杨电。250

31.苏联对西安事变之观察。251

32.上海《大美晚报》关于宋子文、宋美龄离京飞陕的报道。255

33.蒋介石在西安机场的讲话。256

34.张学良送蒋回南京前留给杨虎城和东北军的手谕。257

35.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议决讨伐张学良叛变。258

36.南京政府讨伐张学良令。258

37.撤消讨逆总司令部及讨逆军东西两路集团军总司令部。259

38.国民党军委会高等军法会审判决书。260

39.南京《中央日报》关于判处张学良徒刑的报道。264

40.南京《中央日报》关于蒋介石请予特赦张学良的报道。265

41.南京《中央日报》关于国府明令特赦张学良但仍“严加管266

束”的报道。266

42.行政院军政部关于陕甘人事任免军队换防的整理办法。267

43.南京《中央日报》关于顾祝同等任职的报道。268

44.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上关于西安事变的报告。269

45.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关于西安事变之决议。270

46.1938年张学良在凤凰寺送子殿壁上题词。271

47.1961年张学良赠给莫德惠的一首诗。272

48.周恩来同志在延安各界举行“双十二”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273

讲话。273

49.周恩来同志在纪念西安事变二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77

50.1934年版的陕西省地图。279

51.1936年时期的西安市地图。280

52.1956年应德田所写关于西安事变后一些情况的证明材料。281

53.谈西安事变(刘鼎)291

55.西安半月记(蒋介石)304

56.张学良年谱及有关国内外大事年表。327

编后3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