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社会学教程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现代社会学教程 第2版
  • 张敦福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1658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11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428页
  • 主题词:社会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社会学教程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社会学的视野3

第一章 社会学:对身边熟悉世界的探索3

第一节 邀请你来学社会学3

一、社会学:观察问题的新角度3

二、社会学想象力5

三、社会学知识与常识:观点与争论6

第二节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9

一、从经典社会学家和社会学著作那里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9

二、从当代社会学家所做的工作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1

三、本书的观点12

第三节 社会学的学科地位13

一、作为科学的社会学13

二、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4

第四节 社会学能为我们做些什么20

一、社会学研究的意义20

二、社会学作为一门职业24

小结·关键词·复习思考题·相关问题讨论·进一步研读的推荐书目26

第二章 社会学170年的历史回顾29

第一节 社会学的创立29

一、起源29

二、早期的社会学奠基人30

三、社会学古典传统及其大师32

第二节 社会学的现代发展36

一、美国早期社会学研究的兴旺37

二、战后社会学的世界性拓展39

第三节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44

一、传入时期(1891—1930)44

二、中国社会学的建设时期(1931—1951)47

三、中断时期(1952—1978)51

四、恢复与重建时期(1979年至今)52

小结·关键词·复习思考题·相关问题讨论·进一步研读的推荐书目54

第三章 社会学领域的主流话语:主要的理论流派57

第一节 结构功能论57

一、理论渊源57

二、结构功能主义大师:帕森斯和默顿58

第二节 冲突论61

一、理论渊源61

二、主要的冲突论社会学家及其观点62

第三节 互动论64

一、理论渊源64

二、互动论的两个流派:拟剧论和符号互动论65

三、常人方法学66

第四节 交换论67

一、理论渊源67

二、交换论者的理论观点68

第五节 社会学理论的新综合及新视角70

一、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70

二、亚历山大的新功能主义72

三、布迪厄的实践与反思社会学72

小结·关键词·复习思考题·相关问题讨论·进一步研读的推荐书目73

第二部分 社会的基本框架:基本群体、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第四章 社会79

第一节 社会80

一、语源学上的“社会”80

二、西方社会学者对社会概念的解释80

三、本书关于社会的定义和特征82

第二节 社会结构83

一、社会结构及其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群体和社会制度83

二、关于社会结构的理论86

第三节 社会关系与社会网络88

一、正式关系与非正式关系88

二、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89

三、工具型关系和情感型关系89

四、各种关系构成的社会网络90

第四节 基本的社会类型90

第五节 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93

小结·关键词·复习思考题·相关问题讨论·进一步研读的推荐书目96

第五章 文化98

第一节 文化概述99

一、关于文化概念的探讨99

二、文化的一般特性101

三、文化与文明的关系102

四、生活中的两种文化观:我族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论103

第二节 文化的结构与功能104

一、文化内部的主要构成因素104

二、文化的层次构成106

三、文化的功能107

四、文化分析的理论观点108

五、文化社会学110

第三节 文化一体化111

一、文化多元化以及关于有无文化共性的探讨111

二、文化一体化问题111

三、理想文化与现实文化112

四、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112

五、主体文化与亚文化113

第四节 文化变迁及其方式114

第五节 当代中国的文化变迁115

小结·关键词·复习思考题·相关问题讨论·进一步研读的推荐书目117

第六章 婚姻与家庭121

第一节 社会群体的特征、类型121

一、人类生活的群体性121

二、社会群体的特征122

三、社会群体的类型122

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基本群体类型123

一、邻里123

二、“伙伴群”或“友群”125

三、族群126

四、基本群体的功能127

第三节 婚姻与家庭概述127

一、家庭的形态128

二、家庭的类型129

三、家庭生命周期131

四、家庭的功能132

第四节 中国社会的婚姻与家庭132

一、婚姻关系的变动132

二、家庭结构的变动133

三、家庭功能的变迁133

四、中国的家族与亲属关系134

五、中国的婚姻家庭问题137

小结·关键词·复习思考题·相关问题讨论·进一步研读的推荐书目138

第七章 社会组织142

第一节 社会组织概述142

一、组织产生和发展的条件142

二、社会组织的含义143

三、社会组织的特征144

四、社会组织的功能145

五、组织类型划分146

第二节 组织结构和组织过程147

一、组织结构147

二、组织过程150

第三节 社会组织理论的发展153

一、古典理论153

二、对古典理论的反思154

三、组织社会学的繁荣155

四、组织社会学的最新趋势156

小结·关键词·复习思考题·相关问题讨论·进一步研读的推荐书目157

第八章 社会制度160

第一节 社会制度概述160

一、社会制度的特征161

二、社会制度的历史演变161

三、社会制度形成的关键阶段:制度化163

四、社会制度的类型和构成163

五、社会制度的功能164

第二节 经济制度164

一、经济制度对人们经济行为的规范164

二、职业社会学166

三、劳动和异化167

四、消费者社会的来临和消费社会学研究167

第三节 政治制度169

一、政治制度概述169

二、政治社会学169

三、权威的三种理想类型170

第四节 教育制度与教育社会学171

一、教育的功能171

二、冲突论的观点172

三、互动论对教育制度的研究173

四、作为官僚机构的学校174

五、教育社会学176

六、教育社会学理论流派177

小结·关键词·复习思考题·相关问题讨论·进一步研读的推荐书目178

第三部分 社会的空间聚落与社会运行第九章 乡村、城市与社区变迁183

第一节 社区:相对独立完整的地域性社会183

一、“社区”的含义183

二、社区与社会186

三、社区与行政区187

第二节 社区的类型187

一、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188

二、传统社区与现代社区190

第三节 社区变迁190

一、乡村、城市与社区变迁190

二、技术与制度在社区变迁中的作用192

三、城市化193

四、中国城市化:历程与现状194

第四节 社区研究的理论和方法196

一、社区文化理论197

二、社区权力理论198

三、区位理论199

四、社区研究方法199

小结·关键词·复习思考题·相关问题讨论·进一步研读的推荐书目201

第十章 个人社会化204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化204

一、“本性”还是“教养”:一个被证明是虚假的、无意义的争论204

二、什么是社会化205

三、实现社会化的生理基础207

四、再社会化208

五、个人社会化的一些特例208

六、自由的能动者还是木偶210

第二节 关于社会化的理论211

一、库利的“镜中之我”211

二、米德符号互动论的社会化理论:“主我”和“宾我”,“重要的他人”与“概化的他人”212

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本能冲动”、“自我”和“超我”213

四、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214

第三节 影响社会化的主要动力因素216

一、家庭里的社会化216

二、学校里的社会化218

三、伙伴群对社会化的影响219

四、大众传播媒介:日益重要的社会化手段219

第四节 毕生社会化220

小结·关键词·复习思考题·相关问题讨论·进一步研读的推荐书目222

第十一章 社会互动、集体行动与社会运动225

第一节 社会互动的含义及理论225

一、社会互动225

二、社会互动的功能226

三、社会互动的类型226

四、有关社会互动的理论227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情景与过程228

一、社会互动的情景228

二、非语言沟通中的情景表达229

三、社会互动的过程230

四、社会互动的主要类型分析231

第三节 集体行动233

一、集体行动的一般特征233

二、集体行动理论234

三、集体行动的主要表现形式235

第四节 社会运动237

一、社会运动的内涵237

二、社会运动的类型238

三、社会运动理论239

四、当代社会运动发展趋势240

小结·关键词·复习思考题·相关问题讨论·进一步研读的推荐书目242

第十二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245

第一节 社会分层的概念和主要理论观点245

一、什么是社会分层245

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观点及其在现代社会遇到的挑战246

三、韦伯的社会分层观点及其影响248

第二节 关于社会分层的理论解释:功能论和冲突论249

一、功能论对社会分层的理论解释250

二、冲突论对社会分层的剖析251

第三节 社会流动的概念、类型和起因252

一、什么是社会流动252

二、社会流动的类型253

三、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255

第四节 剖析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三个案例:印度、英国和中国257

一、印度的种姓制度257

二、英国:一个阶级意识很强的社会258

三、中国社会分层的历史和现实260

小结·关键词·复习思考题·相关问题讨论·进一步研读的推荐书目263

第十三章 越轨与社会控制267

第一节 何谓越轨268

第二节 对越轨的解释273

一、生物学的解释273

二、心理学的解释273

第三节 关于越轨的理论观点274

一、差异交往理论274

二、标签理论275

三、社会建构理论276

四、手段—目标说:默顿对越轨产生原因的功能论解释276

第四节 越轨与社会控制277

一、社会控制的界定277

二、社会控制的分类279

第五节 社会控制的主要方式281

一、制度化控制281

二、非制度化控制282

三、制度化控制与非制度化控制的关系282

小结·关键词·复习思考题·相关问题讨论·进一步研读的推荐书目283

第十四章 社会变迁及其近今形式——现代化与全球化286

第一节 社会变迁概述286

一、社会变迁的定义286

二、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287

三、解释社会变迁的理论288

第二节 现代化与全球化的过程及相关理论292

一、现代化理论292

二、全球化的现象与过程295

三、依附理论296

四、世界体系理论297

第三节 中国的现代化与全球化过程298

一、中国的现代化历程298

二、改革以来的中国现代化问题299

三、开放政策与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化问题301

小结·关键词·复习思考题·相关问题讨论·进一步研读的推荐书目301

第十五章 社会问题303

第一节 社会问题概述303

一、社会学与社会问题303

二、社会问题的含义304

三、社会问题的类型305

四、社会问题的演变阶段306

第二节 主要的社会问题306

一、生态与环境问题306

二、人口问题307

三、就业问题308

四、贫困问题309

五、社会安全感问题311

六、婚姻家庭问题312

第三节 当前国际社会治理社会问题的趋势312

一、综合治理313

二、共同行动314

三、制度协调316

四、科技领先317

小结·关键词·复习思考题·相关问题讨论·进一步研读的推荐书目318

第十六章 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321

第一节 社会保障概述321

一、社会保障的含义321

二、社会保障的基本特征323

三、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及其类型324

四、社会保障的职能326

第二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兴起和发展历程327

一、社会保障制度兴起的历史条件327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328

第三节 中国的社会保障事业330

一、中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历史演变和成就330

二、中国社会保障事业的现实问题332

第四节 社会工作:一种新的专门化职业333

一、社会工作概述333

二、社会工作的方法334

三、社会工作是一种专门化的职业335

四、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337

小结·关键词·复习思考题·相关问题讨论·进一步研读的推荐书目338

第四部分 附录343

附录一 社会学研究方法343

第一节 社会学研究方法概述343

一、什么是社会学研究343

二、什么是社会学研究方法344

三、社会调查研究345

第二节 社会学方法发展史347

一、形成时期347

二、发展时期348

三、社会学方法的当代发展349

第三节 社会学方法论比较350

一、实证主义方法论350

二、反实证主义方法论352

三、马克思主义方法论353

第四节 两种主要的社会学研究方法354

一、问卷调查354

二、田野工作355

附录二 社会心理学357

第一节 概述357

一、社会心理学的形成357

二、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359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359

四、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61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363

一、社会学观点的社会心理学理论363

二、心理学观点的社会心理学理论366

附录三 社会学大师的学术肖像:被忽略的和新生的373

帕累托373

滕尼斯374

齐美尔375

博厄斯377

马林诺夫斯基377

埃利亚斯378

布鲁默379

费孝通380

加芬克尔381

齐格蒙特·鲍曼382

福柯383

哈贝马斯384

科尔曼385

格拉诺维特386

瑞泽尔387

曼纽尔·卡斯特388

乌尔里希·贝克389

波德里亚390

附录四 社会学年表393

附录五 “社会学概论”或“社会学导论”课程试题402

试卷A402

试卷B403

试卷C404

试卷D405

试卷E409

后记4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