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日中佛教友好二千年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日中佛教友好二千年史
  • (日)道端良秀著;徐明,何燕生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7100013593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222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3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日中佛教友好二千年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第一章 佛教传入日本以前的日中交流1

一、秦始皇和徐福1

目录译者的话1

二、邪马台国及卑弥呼问题3

(一)前言3

(二)《后汉书》的记载3

(三)《魏志》倭人传的记载5

(四)邪马台国及卑弥呼的流行10

(五)街头巷尾的“邪马台国”17

第二章 佛教传入日本21

一、古代朝鲜和佛教21

二、百济佛教传入日本24

第三章 圣德太子的兴隆三宝和组派遣隋使26

一、前言30

第四章 奈良、平安时期的日中交流30

二、组派遣唐使31

(一)遣唐使的组织31

(二)入唐船的艰难航程32

三、人们憧憬的唐都长安33

四、入唐留学生列传38

(一)阿倍仲麻吕38

(二)吉备真备、僧玄昉39

(三)道昭、智通、智达39

(四)道慈40

(五)最澄、空海40

(六)圆仁、圆珍42

(七)鉴真、道璿、菩提仙那、佛彻43

(九)灵仙45

(八)真如亲王45

(十)惠萼51

五、日本的国分寺和隋唐的官寺53

六、东大寺大佛的源流57

第五章 宋代文化和入宋僧60

一、前言60

二、宋代文化和佛教61

三、日宋文化交流65

四、源信僧都和北宋佛教68

五、赴北宋的入宋僧70

六、南宋佛教和日本的入宋僧73

七、南宋的入宋僧列传75

(一)重源75

(二)荣西75

(五)道元76

(三)俊芿76

(四)净业76

(六)弁圆77

第六章 镰仓时期的渡日僧侣78

一、前言78

二、渡日僧列传79

(一)兰溪道隆79

(二)兀庵普宁80

(三)大休正念80

(四)西涧士昙80

(五)无学祖元81

)(六)一山一宁81

二、元代的佛教83

第七章 元代佛教和日中交流83

一、前言83

三、入元僧85

四、渡日的元僧88

(一)清拙正澄88

(二)明极楚俊89

(三)竺仙梵仙89

第八章 明代佛教和日中交流90

一、前言90

二、明代的佛教92

三、佛教教团的堕落95

四、关于入明僧96

五、入明僧的际遇99

(一)绝海中津101

(三)湖海中珊102

(二)汝霖良佐102

六、来日定居者及渡日的明僧103

第九章 清代佛教和日中交流106

一、前言106

二、清代的佛教107

三、来日定居者和渡日的清僧111

第十章 明治、大正时期的日中佛教交流113

一、前言113

二、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佛教114

三、日本佛教徒的“中国开教”125

(一)小栗栖香顶125

(二)南条文雄128

(三)东本愿寺及其后的“清国开教”128

四、日本佛教徒朝拜中国佛教圣迹130

(四)水野梅晓130

(一)曹洞宗的来马琢道131

(二)临济宗的释宗演132

(三)松本文三郎、羽溪了谛132

(四)临济宗的关清拙和释佛海132

(五)曹洞宗的村上素道133

(六)宗教大学教授小野玄妙133

(七)临济宗的神月彻宗133

(八)曹洞宗的秋野孝道133

(九)常盘大定134

五、从中国来日的留学生135

六、东京大地震与中国佛教的救济活动137

七、东京召开的东亚佛教大会139

八、日本佛教代表团答谢访华147

一、昭和时期揭开序幕152

第十一章 昭和时期的日中佛教交流152

二、五台山巡礼153

三、侵略中国155

四、我调查古迹的机缘162

五、战争时期的日中往来168

六、战争时期的日中佛教交流170

七、作者在北京逗留时期175

八、日本战败后的日中佛教181

九、日中友好佛教协会成立196

十、中国佛教协会访日友好代表团访问日本206

第十二章 结论215

附记219

参考文献220

热门推荐